通用banner

上海年轻人万圣节发疯 “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2024-02-24 23:36:57
作者: 新闻中心

  Hello各位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北海,上海万圣节的视频大多数人应该都看了,我还挺羡慕他们有那么一个环境可以肆意发疯的,但是显然有人不这么觉得。

  反对的主要声音要么就是中国人,不过洋节那套老说法要么就是指责年轻人搞的乌烟瘴气,既不神圣又不体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上海万圣节的年轻人到底惹怒了谁。

  第一类朋友,当然是对外国文化保持着极度警觉的保守主义者,说直白点就是老保。认为凡是外国的节日就不好,中国的节日为什么不见年轻人去过呢?这是他们首要提出的论点。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按理来说,中国节从小过到大,耳濡目染,应该更加亲切才对。特别在传统节日统一放假的背景下,传统节日依旧干不过洋节看似有些令人费解。

  其实,年轻人爱过洋节。其实这里面隐含着一个社会现状,那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是高度程式化的,就拿最近热议的过年来说,如何祭祖,如何拜年,如何说吉祥话,怎么安排初一到初五的日程都有一套详细的规则。

  而在这套规则当中,年轻人的地位是最低的。一旦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起,就会对年轻人的生活现在的状况进行批评,从工作不稳定到没找到对象,结了婚的就催为啥不生孩子,这是年轻人每年过年的常态,年年都会固定的上几次热搜。

  我并不是说批评中老年人很坏,他们也是好心,但是过去在他们身上起作用那一套宗族社会,乡土社会,互相之间只有依靠帮扶关心才能生活,只能活在其他人构建的规则当中的那样一个熟人社会在大城市里崩解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人社会。年轻人,特别是大城市的年轻人和留守在小镇的中老年人,基本活在两套规则体系内。

  我也不是说中国文化不好,中国文化、中国节日当然很好,但中国是一个快速地发展的社会,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注定难以弥合。中国节又被赋予了太多传统社会的价值,自然很难受到年轻人欢迎。很多人喜欢说洋节是西方价值入侵,但是他们看不到,东方的价值观念早已经给年轻人带来了痛苦,是倒逼年轻人逃离这套价值观念了。

  洋节甩开了乡土社会,甩开了中老年人,只有年轻人参与,互相之间重新塑造的新型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另起炉灶。

  保守派的朋友们一定会问,都去过洋节了,那中华文化怎么办?其实,只要中国节日能做到不添加负担,年轻人也非常乐意去过,只要看一看大唐不夜城的盛景,看一看丽江和凤凰古城的旅游之火爆,你就能知道,只要不包含任何神圣的价值灌输给年轻人,年轻人是非常愿意过中国节日的。

  事实上,上海万圣节我看也很像中国节日,cos安陵容cos李佳琪cos鲁迅,还有年轻人乙方本色出演,我看很好,很符合我们的社会现实嘛。天天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它当做神圣的事业来追求。看来他们也知道,西方的东西不全是坏的,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更是个中要义,怎么一到了万圣节中国化就气急败坏,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保守主义者们动辄以汉唐后裔自居,要知道汉唐是以文化自信而闻名,而不是文化自卑。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一样是胡人文化,李白看得今人自然也看得。

  保守派与其排斥西方节日,不如向自己的人大代表反映意见,提请全国人大给除夕放假,还能暂时维持一下除夕的神圣性。

  第二,有的人觉得,虽然年轻人有娱乐的权利,有过洋节的权利,但是过得太不像话了,几乎成了政治秀场。

  比如,COS A股市场可以,COS尼姑可以,COS和讽刺特朗普也可以,但唯独COS大白不行,我想起了那个经典的苏联笑话:

  克格勃抓获一个骂领导混蛋的男子。路人纷纷说:——放了他吧,他又没讲是哪的领导!“你们少骗人!”克格勃咆哮道,“这行二十多年了,哪的领导混蛋我会不知道吗?”

  一样的,这套过去三年频繁出现的防护服,你居然不把它理解为一种对过去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怀念,而认为是在讽刺,我就必须怀疑你是不是已经在心底里默认这段历史相当讽刺了。

  那么首先要问的问题是,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如何组织普通人的生活,并通过这种组织继续发展下去。

  二类朋友理解的政治,显然是把政治当成一座神像,也不允许触摸不允许出现任何模仿的行为

  说:世界什么样的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再强调一次,政治就是组织普通人的生活,也就是吃饭问题,并且通过组织来哦如何改善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民众联合的问题。政治体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绝没什么神圣性可言,土地革命时期,两千年来的土地私有,宗族祠堂难道不神圣吗?这种政治是不是被砸了个粉碎?孔家店传了两千年,无数次加封,不也一样砸了个粉碎?

  唯物主义辩证法已经深刻地指出,世界上没有永远神圣的东西,物质永恒,就必然不神圣,意识神圣,就必然不永恒。

  试图把政治神圣化,禁止普通人表达和触摸,只允许称颂,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共生活变成一具谁也不关心的死尸,所有人都逃避新闻和政治,只能让我们这一个国家变成一颗短暂的流星:“看,它曾经燃烧过”

  归根到底一句话,社会主义公民到底有没有通过不严肃的手段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昨天刷到一个视频,用AI技术,让动画人喜多郁代唱《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两件事情性质是一样的,就是打破话语的垄断,我看不是糟的很是好的很。

  群众活动起来,惊醒了士绅的美梦,破坏了他们构建的旧秩序,他们自然痛恨,认为“糟得很”。

  广大的新的城市无产阶级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普通的青年人起来打翻群众的冷感。对于政治的冷漠和打压,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这是国民革命以来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绝对没什么“糟”,完全不是什么“糟得很”。

  “糟得很”,明明是站在政治的既得利益方面打击城市无产者的理论,明明是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群众活动的理论,明明是反革命的理论。每个革命的同志,都不应该跟着瞎说。

  无数成群的城市无产阶级,在那里追求他们天性的解放,他们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得很!

  第三类朋友,反对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入侵,这个名头,这个旗帜很吓人也很重要,但要考虑什么是意识形态,什么不是意识形态。

  资产阶级迫使一切不想灭亡的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现代化和工业化是很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全世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必然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趋同。

  广东和越南的流水线工人有着相同的压力,上海的上班族和硅谷的员工都面临着资本主义的竞争,内蒙古的矿工和澳大利亚的矿工,有着近似的生活境遇。

  万圣节发疯首先出现在上海,因为其更深层次的社会规律是,上海的经济基础和内地存在区别,必然产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定区别。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而不是某些人所谓的纯粹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哪个社会要完全抗拒这种生产生活的改变,除非像柬埔寨一样,以整个国家和民族灭亡的代价回到前现代的农业社会去。

  可以在这里做出大胆预测,只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关,上长江黄河不倒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取得成就,那么这种万圣节娱乐活动就将在全国各地扩散下去。

  不能简而单之的,把一切东西都归结为意识形态入侵,在阶级的异化之下,年轻人上街发疯,哪怕是搞点政治讽刺,这算西方意识形态吗?我认为社会主义中国是包容的下这么多东西的。

  动辄高喊着西方意识形态入侵,过洋节看洋片就动辄亡天下的同志们,认为只有把外来因素屏蔽掉,才能维持自身的纯洁性和正统性,保证自身的文化和社会传承下去。当然,如果要他们娶个外国媳妇,倒觉得给祖宗争气了,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这种分裂。其实就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没有一点信心,认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资本主义产生的面前不值一提,摧枯拉朽,一般就会被轻易毁灭。

  很多朋友骂我,你怎么也敢叫章北海,我现在也这么想,我确实应该把章北海的名字让给他们,因为他们才是戴着胜利主义面具的逃亡主义者。

  归根到底一句话,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到底怎么搞,不是把别人的文化都挡在门外,而是兼容并包,吸收一切长处为我所用,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讲的拿来主义。

...

分享到